【地评线】荔枝网评:创新环境向“优”,科技新意擘画中国之“美”
特约评论员/周军
日前,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《中国创新指数研究》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创新指数编制方法并发布了测算结果。从测算结果看,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5.7(以2015年为100),比上年增长5.9%;自2015年以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,年均增长6.5%,比同期GDP增速快0.8个百分点。值得一提的是,过去一年,我国创新环境指数为160.4,年均增长7.0%。
一组组数据,深深映照着我国创新环境之变,勾勒出中国创新崛起的清晰轨迹——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,创新环境明显优化,创新投入稳步提高,创新产出大幅增加,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,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。创新呈现出的新特征,也为引领世界深耕创新、投入创新、培育创新,以及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注入了信心之源。
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,协同创新、合作创新、开放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。连日来,创新关键词继续走热。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,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八项行动。其中一项,就是推动科技创新。不论是对“举办首届‘一带一路’科技交流大会”的世界舞台搭建,还是“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”的蓝图擘画,或是“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”的人才交流……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,引发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各国强烈反响,科技创新合作,正打开世界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。中国拥抱创新、深耕创新,动能强劲、活力焕发的东方国度,让世界广泛受益。
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创新,愈发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“热词”,持续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。“创新大厦”高高耸立,这离不开各地方增砖添瓦、添薪加柴。环顾各地,不断用创新勘探科学“富矿”,创新打开的一幕幕“新视角”让人“尖叫”。浙江杭州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运用“以光为尺”的三维测量技术,可以将所有光扫描过的地方形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,“小创新”带来“大应用”;在江苏,当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积极构建“独角兽”梯度培育体系,在医疗器械、自动驾驶、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商业航天等领域引领时尚、一骑绝尘……放眼全国,9.8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各显神通,在创新赛道上逐浪奔腾、引领潮流,成为“单项冠军”“隐形冠军”,在以科技新意擘画中国之“美”的同时,也在世界市场打开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。
中国创新指数逐年提升,创新环境指数持续向好,这样的好势头,需要持续保持下去。所谓葆有好奇之心,才能有所发现,有所创造,有所成就。如今,每一个地方,每一座城市,每一家企业,都站在了创新的“风口”上。时不我待,唯有创新制胜。各行各业当抢抓机遇,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找准接口、做实创新,在向“新”图强中练强“内功”,赢得优势、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。
推动创新动能强起来,激发企业家精神是重要一环。全球经济加速转型,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。不论是对“高精尖”的攻坚,还是对“科技芯”的破题;无论是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,还是对科技潮流的领跑,都需要注入更大的智慧泉源,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实脚下的一条条“新”路。在渐入佳境的创新氛围中,广大企业家也应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、组织者、引领者,争分夺秒创新攻坚,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、技术创新、市场创新,以更多的创新手笔擘画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之美。(周军)
来源:荔枝新闻
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