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云发布】云南多措并举推进开发区土地要素保障服务
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
10月17日,“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。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以来,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围绕大力发展资源经济、口岸经济、园区经济的工作要求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一体统筹推进开发区土地要素保障服务。
坚持规划引领,持续优化园区空间布局
全省按期完成并正式启用“三区三线”划定成果,基本完成省、市、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。全省89个开发区积极开展新一轮产业园区优化提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,67个开发区总体规划已获批,64个开发区已启动新一轮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工作。
89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53.37平方公里,其中划入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144平方公里,为建设项目提供空间保障。共划定工业用地红线1409平方公里,引导工业用地向园区聚集发展。
提升审批效率,加速保障园区项目落地
连续两年开展土地要素保障“百日攻坚”行动,成立踏勘选址、成片开发、用地审批3个工作专班,不断总结提升定期调度、集中会审、一线服务、以审代训、跟踪跟办“五项机制”,完善用地审批政策配套,强化审批业务提升,特别是对开发区用地做到即报即审、快审快批,及时供地,征转用地省级审查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,确保开发区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
以有效的项目投资作为配置土地要素的依据,加强各州(市)核算计划指标的统筹安排,计划指标向土地投资强度大、亩均产出高的开发区倾斜,夯实土地要素保障支撑。截至目前,完成审批并批复开发区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110个、面积3.50万亩,供应100宗、面积3.01万亩,有力助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。
实施节约集约,促进园区土地高效利用
开展开发区土地出让和利用专项整治行动,全力推进开发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。截至目前,全省89个开发区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.67万亩、闲置土地1.96万亩,产生计划指标1.98亩,持续推动以存量换增量。
积极推进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出让改革。截至目前,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以“标准地”方式出让29宗,面积4816.99亩,安宁产业园区、蒙自经开区等通过“标准地”出让,实现“交地即交证”。
鼓励企业采取“长期租赁、先租后让、租让结合、弹性年期”方式使用工业用地,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。截至目前,全省开发区通过长期租赁、先租后让、租让结合、弹性年期出让土地共有29宗面积1026亩,全省通过落实各项用地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2.53亿元。
推进园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,在符合规划、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,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,不再增收土地价款,促进存量土地“二次开发”和“腾笼换鸟”。
建立园区经济土地要素保障协调推进工作机制,全面掌握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土地要素保障情况,协调解决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,破解土地要素保障瓶颈。
完成86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编制工作,进一步摸清开发区土地开发供应秩序和建设状况,并通过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倒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,提升开发区用地效率和效益。
打造招商地图,创新以地招商新模式
省自然资源厅倾力打造了“七彩云南·智选地”—云南省建设用地招商云平台,实现政府招商更精准、企业选址更便捷、项目落地更高效。平台集“一站式”仓库、“全景式”看地、“淘宝式”买地、“专场式”推介、“联动式”招商等5大功能于一体,通过在平台及时发布可供招商的存量建设用地信息,为企业提供全面直观的“云上读地、云上选地”服务,形成建设用地招商“一张图”。目前,平台中已上架地块710宗、面积7.09万亩,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41个。
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实习生 易青娴
来源:云南网
编辑:admin